首页 资讯 正文

份子钱只随5元,这儿的村民坚持了30多年

体育正文 156 0

份子钱只随5元,这儿的村民坚持了30多年

份子钱只随5元,这儿的村民坚持了30多年

在日照市岚山区岚山头街道童海路居(jū)的一场追思会上,账本上整整齐齐登记着的五元随礼格外醒目。这项(zhèxiàng)特殊的“五元礼”规矩(guījǔ),坚持了三十多年(nián)。从1991年首次倡导,到如今成为居民们心中的“规矩”,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? 童海路居紧靠港口,村民世代靠海谋生。1991年成立童海渔业公司(gōngsī)后,集体经济迅速壮大,村民的(de)腰包(yāobāo)也(yě)逐渐鼓起来了。随之而来的红白喜事礼金也水涨船高,逐渐成为居民的一大负担。“收入(shōurù)提高了,面子问题也随之而来,攀比之风(zhīfēng)愈演愈烈,形成了恶性循环。”童海路居党委委员、民政主任刘彬回忆说,“有些家庭一年光随礼的钱就要上万元,大家都觉得压力很大。” 面对这一问题(wèntí),童(tóng)海路居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经过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协商后,出台了《童海路居“文明礼葬”改革(gǎigé)管理规定》,倡导统一随礼五元。 “五元?随这点钱,别人怎么看(kàn)?”刚推行时,不少村民难以接受,纷纷议论,觉得人情太薄,面子上过不去(guòbùqù)。有人为了“面子”非要多送几十甚至上百元。怎么办?只能退回去(tuìhuíqù)! 在红白理事会的倡导下,“五元礼”渐渐深入人心。“以前(yǐqián)谁家有白事,邻里都觉得送多了才叫有面子,可送得多了,咱们收也(yě)不是(búshì),不收也不是,心里特别矛盾。现在可好了,大家都5元,谁都不攀比(pānbǐ),邻里反而更亲近了。”村民王均花说。 尽管“5元礼”的规矩(guījǔ)已成为村民共识,但红白事简办的思想深入民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。“2000年以后,随着当地经济的腾飞。白事送花圈(huāquān)、纸扎品、烧纸吊唁,有了(le)愈演愈烈的趋势,成了村民新的攀比。”王立元回忆,“每家每户都攀比着送花圈,一家办白事收几百个(jǐbǎigè)是常事,花圈摆满了大街小巷。几万元的花圈最后都烧了,不仅浪费,还存在(cúnzài)严重的安全隐患,村容村貌也受到了影响(yǐngxiǎng)。” 为此,童海路(hǎilù)居作了(le)不少补充规定,提倡手写挽联表达敬意,攀比现象才慢慢得以控制。 2019年,童海路居投资45万元建成占地15亩(mǔ)的(de)殡仪服务中心(fúwùzhōngxīn),专门用于举办白事追思仪式,一改过去的出殡告别仪式。同时,打造“尚德童海”品牌(pǐnpái),建设《移风易俗·尚德童海》展示馆,以图片、漫画等直观方式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性。 如今,在殡仪服务中心,看不到传统白事(báishì)的纸扎品和花圈,过去办丧事大摆宴席、纸扎品满街堆放的场景,早已一去不返。居民(jūmín)们戴着统一的小白花,简洁而庄严。仪式由(yóu)红白理事会主持,村干部(cūngànbù)讲述逝者(shìzhě)生平,亲友们默哀、鞠躬,虽然简化,但敬意丝毫不减。“现在不再为场地和仪式操心了,办事省心又省钱。”村民贺根林说,“居民家中发生白事后(shìhòu),有志愿服务队员(duìyuán)第一时间上门服务,全程免费。”如今,居民办理白事费用由过去的近两万元降至约(yuē)一千元,真正减轻了群众的负担。 “通过推行移风易俗文明(wénmíng)礼让改革,不仅延续了乡土文化的(de)(de)根脉,还潜移默化增强了村民的行为自觉,培育了崇德向善、文明和谐的新风尚,使社区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升(tíshēng),全面焕发了精神文明的新气象。”岚山头街道童海路居党委委员、民政主任刘彬说。 童海路居的成功经验,也推动了(le)岚山区移风易俗(yífēngyìsú)(yífēngyìsú)工作(gōngzuò)的全面升级。全区推广“移风易俗·文明礼葬”工作模式,推行“十提倡十反对”“八项流程”,并(bìng)成立了434支文明礼葬志愿服务队,1300多名志愿者主动提供免费(miǎnfèi)服务。移风易俗行动不止于白事办理,更延伸到清明节、中元节、冬至等(děng)传统祭祀节点,组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千余场,引导群众通过种树、献花、网络祭扫等方式,让文明之风深入人心,推动形成了崇德向善、文明和谐的新风尚。 (大众新闻·农村(nóngcūn)大众记者 周丹阳 通讯员 王飞达 赵慧)
份子钱只随5元,这儿的村民坚持了30多年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