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70岁正是闯的年纪” 400余名骑友相约山西晋城
“70岁正是闯的年纪” 400余名骑友相约山西晋城
“70岁正是闯的年纪” 400余名骑友相约山西晋城新华社太原5月30日电(rìdiàn)(记者樊欣阳)5月19日至29日,来自全国各地超过400名骑友参与的“中老年”骑行(qíxíng)团在山西省晋城市相聚。这群六七十岁的骑行爱好者(àihàozhě),穿梭在太行(tàixíng)一号旅游公路间,横跨11天,骑行约1100公里。
壮阔的(de)太行风光和晋城(jìnchéng)热情的邀约吸引了(le)骑友们报名这次骑行,期间穿越多个A级景区、古堡古建、康养特色(tèsè)村、文化旅游(lǚyóu)驿站等。骑行主要围绕的太行一号公路(gōnglù)晋城段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,盘踞在壮美的山川之间,全长582公里,串联起王莽岭、皇城相府等33个A级景区,形成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。这条公路不仅是一条交通动脉,更是一条文旅长廊。
骑友们(qíyǒumen)在太行一号公路(gōnglù)上骑行 骑友在骑行过程中可以“边吃(chī)、边玩、边运动”,体验陵川段(duàn)首创电子音乐公路、高老庄咖啡馆、松庙“睡眠小镇(xiǎozhèn)”、横河“骑行小镇”等文旅坐标,品尝陵川连翘、高平黄梨、阳城烧肝等特色美食。这三者的叠加,让中老年群体在骑行中找到了新的生活姿态——吃出人情味、玩出少年心、动出生命力。
“我们晋城有得天独厚的(de)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,巍峨的太行山,悠久的古堡,以及淳朴的晋东南乡土文明,特别是‘太行一号(yīhào)旅游公路’修好后,我就想把咱们自己的品牌(pǐnpái)打出来。”晋城市(jìnchéngshì)追梦者自行车运动俱乐部理事长郭竹林说。
让骑行旅途成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,是(shì)近些年骑行活动的新趋势。“跟着赛事(sàishì)去旅游”“跟着赛事品美食”等概念的兴起(xīngqǐ),也让城市文旅看到了一些新的经济发展动力。
骑友们在晋城市沁水县的太岳党委军区驻郎壁(zhùlángbì)旧址纪念馆前合影(héyǐng) 参加(cānjiā)此次活动的一位骑友表示:“进入晋城,绿意盎然!车如同行驶在绿地公园,来山西之前我听说‘人(rén)说山西好风光’,现在发现大美太行在晋城。”
作为“中(zhōng)老年骑行团”中的(de)一员,郭竹林认为(rènwéi)年龄不是骑行的阻碍,相反,骑行能够改变人生。“团队中有不少超过70岁的骑友,他们一个个精神头儿都好着呢!”
在一众老年骑友中,有两位总是“掉队”。他们来自武汉,今年(jīnnián)已经68岁的(de)魏春生用电助力三轮车(sānlúnchē)带着自己瘫痪多年的老伴儿“为爱(ài)骑行”,目前在全国已经累计骑行了7000多公里。尽管带着瘫痪的老伴儿出行很不容易,比如上厕所、吃饭等都要抱上抱下(xià),但他说:“带老伴儿骑遍(qíbiàn)祖国的大好河山,过好我们的晚年生活,这就是此刻最幸福的事。”
魏春生(右)与(yǔ)老伴 辛苦忙碌一辈子,在退休后,这群中老年骑友(qíyǒu)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支点,他们(tāmen)成为“运动终身化”的践行者和引领者。
新华社太原5月30日电(rìdiàn)(记者樊欣阳)5月19日至29日,来自全国各地超过400名骑友参与的“中老年”骑行(qíxíng)团在山西省晋城市相聚。这群六七十岁的骑行爱好者(àihàozhě),穿梭在太行(tàixíng)一号旅游公路间,横跨11天,骑行约1100公里。
壮阔的(de)太行风光和晋城(jìnchéng)热情的邀约吸引了(le)骑友们报名这次骑行,期间穿越多个A级景区、古堡古建、康养特色(tèsè)村、文化旅游(lǚyóu)驿站等。骑行主要围绕的太行一号公路(gōnglù)晋城段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,盘踞在壮美的山川之间,全长582公里,串联起王莽岭、皇城相府等33个A级景区,形成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。这条公路不仅是一条交通动脉,更是一条文旅长廊。
骑友们(qíyǒumen)在太行一号公路(gōnglù)上骑行 骑友在骑行过程中可以“边吃(chī)、边玩、边运动”,体验陵川段(duàn)首创电子音乐公路、高老庄咖啡馆、松庙“睡眠小镇(xiǎozhèn)”、横河“骑行小镇”等文旅坐标,品尝陵川连翘、高平黄梨、阳城烧肝等特色美食。这三者的叠加,让中老年群体在骑行中找到了新的生活姿态——吃出人情味、玩出少年心、动出生命力。
“我们晋城有得天独厚的(de)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,巍峨的太行山,悠久的古堡,以及淳朴的晋东南乡土文明,特别是‘太行一号(yīhào)旅游公路’修好后,我就想把咱们自己的品牌(pǐnpái)打出来。”晋城市(jìnchéngshì)追梦者自行车运动俱乐部理事长郭竹林说。
让骑行旅途成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,是(shì)近些年骑行活动的新趋势。“跟着赛事(sàishì)去旅游”“跟着赛事品美食”等概念的兴起(xīngqǐ),也让城市文旅看到了一些新的经济发展动力。
骑友们在晋城市沁水县的太岳党委军区驻郎壁(zhùlángbì)旧址纪念馆前合影(héyǐng) 参加(cānjiā)此次活动的一位骑友表示:“进入晋城,绿意盎然!车如同行驶在绿地公园,来山西之前我听说‘人(rén)说山西好风光’,现在发现大美太行在晋城。”
作为“中(zhōng)老年骑行团”中的(de)一员,郭竹林认为(rènwéi)年龄不是骑行的阻碍,相反,骑行能够改变人生。“团队中有不少超过70岁的骑友,他们一个个精神头儿都好着呢!”
在一众老年骑友中,有两位总是“掉队”。他们来自武汉,今年(jīnnián)已经68岁的(de)魏春生用电助力三轮车(sānlúnchē)带着自己瘫痪多年的老伴儿“为爱(ài)骑行”,目前在全国已经累计骑行了7000多公里。尽管带着瘫痪的老伴儿出行很不容易,比如上厕所、吃饭等都要抱上抱下(xià),但他说:“带老伴儿骑遍(qíbiàn)祖国的大好河山,过好我们的晚年生活,这就是此刻最幸福的事。”
魏春生(右)与(yǔ)老伴 辛苦忙碌一辈子,在退休后,这群中老年骑友(qíyǒu)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支点,他们(tāmen)成为“运动终身化”的践行者和引领者。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